首页
致公要闻 多党合作 自身建设 参政议政 海外联络 社会服务 致公风采 致公概况
  市委新闻   基层动态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致公党天津市委员会 >> 致公风采 >> 党员风采
 
致公党员付婕的心理健康系列讲座:每颗“心”好了,每个“人”就好了!每个“人”好了,“生活”就好了!
来源:    编辑:天津致公党   2022-12-30
 
 

  致公党中央社会发展与服务委员会委员、致公党河北区委会委员、天津师范大学教师付婕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联合各部门开展“她”艺术心理系列讲座,将心理疗愈中的“心灵智慧”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鼓励大家从调整自身心态入手,共同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和社会关系,为广大群众拥抱美好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致公”力量。

  一、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是疗愈师!

  为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工作,密切联系沟通,强化情感交流,了解思想动态,增强统战成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付婕受邀为天津市河北区委统战部开设艺术心理讲座活动。

  讲座中,付婕引入草间弥生、弗里达•卡罗、路易斯•布尔乔亚三位著名画家的作品,以其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为基础,分析其创作心路,透过作品本身分析其心理及精神状态,讲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释放内心压力、排解不良情绪的必要,使大家深刻领悟心理因素对人生的影响,并体会艺术与心理情绪之间的奇妙关系。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领会了艺术创作的疗愈,感受到了心理焦虑的释放,增加了拥抱美好生活的信心。

  二、探索神话女神故事背后的“女性形象”

  为了让港澳台侨女性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关注自我成长,切实协助港澳台侨女性人士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付婕受邀为天津市河北区以及西青区港澳人士、台胞、台商、侨胞,开展女性艺术心理学沙龙。两次活动中,付婕从心理学视域出发,通过展现神话故事中不同历史阶段女神形象的心理原型,解析女神故事所衍展出的女性精神,解读女性角色的社会心理本源。交流座谈中,港澳台侨女性代表互相分享心得,纷纷表示艺术的美感有助于舒缓压力,通过艺术创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内心感知,有助于更客观的看待自身情绪,培育豁达心态。同时表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互通互益,港澳台侨女性同胞要从自身做起,掌握科学的心理疏导知识,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贯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和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儿童绘画涂鸦作品中的“亲子关系”

  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职业道德素养,引导广大教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付婕受邀为天津市河北区少年宫专业教师开展《儿童绘画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讲座。

  付婕讲述了儿童绘画涂鸦作品中映射的心理元素,剖析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通过解析儿童的“非语言表达”及时关注儿童感知和情绪变化。梳理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和对策,同时,强调母亲作为女性应从自我关怀入手,强化自身心理韧性,克服自我疏离感带来的负面情绪,进而强化维系母亲与孩童间深层次心理联结,为青少年儿童营造健康积极的成长氛围和家庭环境。通过听讲座老师们受益匪浅,更深入的感悟到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在学习过程中观察、了解学员的心理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让孩子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四、用心、用情、用力关注社区女性居民身心平衡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践行“平安中国”建设,将关注社区女性居民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作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环节,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付婕深入南营门街道,为社区干部和居民举办“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专题性讲座。付婕与大家深入探讨大脑结构与感受情绪的相关性,引导社区基层干部以及家庭成员及时关注的儿童的核心情绪变化,以科学的方式理解和疏导生活中常见的焦虑、抑郁、敏感等心理困扰,同时强调儿童健康心理素养的培育源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母亲内在的心理状态极大程度地影响儿童性格的发展,女性应多加关注自身身心平衡,强化“亲子关系”中积极向上的心理互动。

  与会代表与居民纷纷表示,将更加重视女性与儿童心理健康,优化教育方式,培育儿童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通过辨别孩子的非语言类行为中的心理元素,及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处理亲子矛盾,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社区力量、家庭力量。

  五、建立自信人生,增强内驱力

  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的号召,使学生建立健康心态,建立自信人生,增强学生的内驱力,提升学生情绪管理的技巧及压力应对的能力,付婕受邀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健康心态养成”在线专题讲座。全院各年级共有200多名学生参加了在线讲座。

  付婕在讲座中首先为学生们讲述了如何理解情绪,她讲到情绪具有两面性,心理失衡是所有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要学会用希望和积极思维来取代负面情绪。随后付老师讲述了如何认知“焦虑”,她表示一定程度的焦虑能帮助我们调整内心的状态,并提出了两个应对“过度焦虑”所带来压力的办法:别为琐事烦恼和保持平常心。随后付老师分享了大学生群体焦虑问题现状,她讲到许多大学生存在拖延焦虑、反复倾诉、标签思维、强迫性思维等焦虑症状。接着付老师向同学们阐述了如何远离焦虑,她认为“回避情绪”不如“积极面对”。积极看待焦虑,培育积极心态,加强心理免疫系统。最后付老师对引发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梳理,她从人际关系、身材、外貌、学业、求职、经济和竞争等方面,向同学们做了全面的介绍。通过这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千变万化的个性、情绪化行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拥有健康心理对自身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将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

  六、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心灵智慧”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内涵,例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德厚生的宽容精神和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为了探索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特别是弘扬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心灵智慧”,付婕受邀为致公党天津市河西区委会和河北区委会党员开展“中医药心理健康”主题讲座,为大家讲解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和中医心理治疗中情绪对内脏功能的影响,强调情绪与五脏息息相关,过度情绪极易打破身体平衡,介绍了中国传统中医药在心理治疗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讲座后,两区党员开展了中医药文创手工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将更加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价值,特别是将中医药心理疗愈中的“心灵智慧”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结束语:每颗“心”好了,每个“人”就好了!每个“人”好了,“生活”就好了!

 
中国致公党天津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津ICP备09007582号-2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39号团结大厦7层
邮政编码:300221